6月3日,廣受關注的電競運動員Uzi(簡自豪)宣布退役。在電競圈,Uzi被稱為”永遠的神“。他的退役引發整個電競圈震動,并沖上微博熱搜。
”永遠的神“倒下了,壓倒他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慢病殺手“——2型糖尿!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臨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標準,正常值為4%~6%,HbA1c≥6.5%即可診斷糖尿病,而Uzi的HbA1c水平高達11%!
提到"糖尿病",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中老年人群。但是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最新調查發現,近年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不少三四十歲的年輕人在體檢中發現血糖升高,已成為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人群。
為什么糖尿病盯上年輕人?除了糖尿病家族史,很可能是由以下不良因素導致:
2019年2月,《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肥胖率已達12%左右,肥胖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得糖尿病的年輕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肥胖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肥胖患者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從而引發糖尿病。
漢堡、雞翅等快餐以及一些高油脂的油炸食物等都是誘發糖尿病的"危險食品"。長期不健康飲食,例如早餐過多攝入糖類、飲食結構中精制淀粉和糖分過多,吃夜宵多、飲酒多、常吃重調味的食物,這些都會破壞人體的胰島素代謝。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長期處于“精神緊繃”狀態,追求事業努力拼搏,熬夜加班工作,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這種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極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影響血糖,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說到Uzi等電競選手,去年,一份網傳的作息時間表足以嚇到大家:

可以看到這張作息表中選手們從吃完午飯開始就要一直訓練、打直播,一直到深夜兩點半,可以說是非常的辛苦,人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
有些人說“甜食使人開心”,但對于糖尿病患者卻是個禁區,就算正常人,也不要攝入過多糖分,甜食除了導致能量蓄積外,也會加重胰腺工作的負擔,出現胰腺功能受損,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像Uzi這樣的電競選手往往每天坐在電腦前十幾個小時,雖也被稱為”運動員“,但并沒有進行多少體力運動。很多年輕上班族也是這樣,下班回家也懶得運動,過多攝入的熱量在體內就轉化為脂肪,很多疾病也會找上門來,其中就包括糖尿病。

預防2型糖尿病的方法很簡單,一句話:改變生活方式!
中國大慶研究的生活方式干預組推薦患者增加蔬菜攝入量、減少酒精和單糖的攝入量,鼓勵超重或肥胖患者(BMI>25 kg/m2)減輕體重, 增加日;顒恿,每天進行至少20 min的中等強度活動;生活方式干預6年,可使以后14年的2型糖尿病累計發生風險下降43%。
芬蘭糖尿病預防研究(DPS)的生活方式 干預組推薦個體化飲食和運動指導,每天至少進行30 min 有氧運動和阻力鍛煉,目標是體重減少5%,脂肪攝入量<總熱量的30%;該研究平均隨訪7年,可使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下降43%。
美國預防糖尿病計劃(DPP)研究的生活方 式干預組推薦患者攝入脂肪熱量<25%的低脂飲食,如果體重減輕未達到標準,則進行熱量限制;生活方式干預組中 50%的患者體重減輕了7%,74%的患者可以堅持每周至少 150 min中等強度的運動;生活方式干預3年可使IGT進展為 2 型糖尿病的風險下降58%。

飲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蛋白質攝入要充足,少吃高脂肪的油膩食品和快餐食品,多吃新鮮蔬菜,適量吃水果。限制酒水飲料的攝入。
人的情緒和血糖高低直接相關,如果老是大悲大喜,體內就會釋放過多的升糖激素,容易誘發糖尿病。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旦能顯出良好的修養,還能讓人離健康更進一步。
適當運動不但有利于保持體型,而且還有助于促進心肺功能,并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大降低。所以,每天堅持運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人群,應當定期化驗血糖,代謝異常者應及早進行干預治療,以防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如果你被明確診斷為糖尿病,要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醫生的指導并進行科學治療。
綜合自新浪微博、今日糖尿病、鉆石游戲、華夏經緯網、鈦媒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