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疼!金馬影后馬思純自曝發病時身體僵硬無法行走,引發這種癥狀的疾病難道是......近日,在某節目上,演員馬思純自曝曾靠吃藥控制情緒,引發熱議。 馬思純說自己曾靠吃藥來控制情緒,吃完藥后三天,自己就胖了八斤。在自己情緒最差時,身體會出現僵硬、腿軟等癥狀。 有網友反饋,馬思純的這種情況可能是抑郁癥的一種。 花一樣的年齡背后卻承受著我們不能想象的痛苦,心疼這個女孩!當代年輕人長期壓力下,休息狀態不好,精神狀態緊繃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大。而抑郁癥在當下的發病率已不容忽視。隨手搜索抑郁癥,出現的都是這樣的消息。 知名人士飽受抑郁困擾的消息更是層出不窮。從亞洲演藝界頂級巨星張國榮到世界級喜劇大師憨豆,從19世紀最偉大的畫家梵高到央視名嘴崔永元,無不因抑郁癥而深受折磨…… 我國抑郁癥患者占全球病例的21.3%,抑郁癥或成為“大眾病” 2017年2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關于全球抑郁癥與其他常見精神障礙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超過3億人受抑郁癥困擾,約占全球人口的4.3%。據該組織的統計數據表明,抑郁癥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周脈耕等通過分析全球疾病負擔2017年數據發現,抑郁癥已成國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2017年我國有5636萬抑郁癥患者,占全球總病例的21.3%,其中女性和55歲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在1990~2017年期間,抑郁癥患病率從3224.6/10萬人上升到3990.5/10萬人,增加了24.7%。 研究者指出,中國人口占全球的18.4%,但抑郁癥人群就占全球病例的21.3%,這提示,抑郁癥已成國人重要疾病負擔。 1990~2017年不同年齡人群抑郁癥患病率情況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一種嚴重到會讓人自殺的病 抑郁癥在西方,常常被稱為“情緒感冒”,意思是說抑郁癥像傷風感冒一樣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它不僅僅是心情不好,而是對生活中的一切,喪失了對事物一切的興趣與欲望,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大腦中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已經發生紊亂。
有研究表明60%的自殺者都是因為抑郁癥,而抑郁癥患者中有15%-17%最終會自殺身亡,在正常人群中,這個比例為0.2%,也就是說,與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癥患者大約有70-80倍的自殺幾率。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過,心中的抑郁就像條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抑郁癥是一種什么感受呢?這一段視頻講得非常形象。
像認識感冒一樣認識抑郁癥 抑郁癥該如何診斷呢? 而與癌癥不同,抑郁癥并沒有明確、可量化的病理診斷,連最先進的核磁共振都不能作為診斷或者排除的依據。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信息服務中心主任祝卓宏教授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表示:“事實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真正符合‘疾病’的標準。因為一種‘疾病’必須要有明確的定位、定性、病理特征,但‘精神疾病’無法滿足其中任何一項(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我們不說‘精神疾病’,而說‘精神障礙’)。比如,除了大腦里的神經系統之外,腸道里的細菌、微生物、菌群的變化也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那么,‘精神疾病’到底應該定位在哪里?連精神分裂癥也不能定位在大腦!缎掠⒏裉m醫學雜志》最近報道的一個個案,就是講一個人有被害妄想,在醫院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結果是腸道對乳糜敏感。不吃乳糜,幻覺就消失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抑郁癥更像是“發燒待查”,一個人發燒了,但未經檢驗,并不知道發燒的原因是什么。 大多數抑郁癥患者為了避嫌,為了不成為別人口中的“精神病”,他們藏起自己的情緒,人前活潑開朗,人后卻默默忍受著精神折磨。于是,悲傷慢慢長大,絕望越來越近…… 其實,對他們最重要的是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專業的科室進行專業的、全面的評估,才能避免延誤病情。 這場“精神感冒”的核心癥狀是什么? 抑郁癥需要通過問診,根據癥狀的表象,得到主觀性的判斷。北京回龍觀醫院(北京市最大的公立三級甲等精神衛生?漆t院)的楊甫德院長非常詳細地描述了抑郁癥的三個核心癥狀: 第一是情緒低落,完全處在悲傷中,任何事情都帶不來快樂。其次是興趣減退,尤其是過去很感興趣的事情現在一點興趣也沒有。再次是身體疲乏,哪怕一天無所事事,依然感到四肢疲軟無力。 第二是嚴重程度。正常的心情低落和抑郁癥最大的區別就是看工作能力和社會功能有沒有受到損害。一般來說抑郁癥中度以上,病人的學習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會嚴重下降。但一個人心情不好,在能力損害上并不大。 第三是持續時間。持續兩周的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癥癥狀。
愛笑的人=不會抑郁?你根本不懂抑郁癥! 大家熟知的卓別林、金·凱瑞、憨豆先生等喜劇明星都患有抑郁癥。許多人覺得不可理解,為什么面帶微笑、性格爽朗的人也會得抑郁? 其實,愛笑并不等于不會抑郁。有些抑郁癥患者很擅長掩飾和壓抑自己的情緒,對外表現的積極樂觀,面帶微笑,醫學上稱之為“微笑型抑郁”。所以,千萬不要從一個人平時的外在表現來判斷他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癥狀,每個人的情況可能都是不一樣的。有人有家族遺傳史,有生物學基礎,從小個性孤僻;還有一部分則是后天遭受了大的打擊,突然變成這個樣子了;還有一部分,家庭因素有一些,沒那么重,沒有遺傳史,個性有一點缺陷,又遭受了大的打擊,是內因和外因共同影響的結果。 抑郁癥是典型的復雜疾病,從基因到環境,環環相扣,相互反饋,包括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嚴重的軀體疾病、遺傳因素、心理和社會因素等都可以引起抑郁癥狀。 很多人認為內向的人容易抑郁,這其實是誤解。抑郁癥的發生與性格內向沒有必然關系。 抑郁癥可以治療嗎? 可以。! 抑郁癥的心理治療 抑郁癥可以接受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指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糾正不合適的觀念、通過心理治療改變對一些事物的認知,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反應模式。如果懷疑自己有抑郁癥,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抑郁癥的藥物治療 對于抑郁癥,在必要的時候醫生也會考慮是否需要通過藥物來幫助病人,調節神經內分泌物質水平,讓患者的情緒更加調和,走出抑郁的沼澤,回歸健康的生活。 醫生將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挂钟羲幉粫习a,但請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抑郁癥的物理治療 此外,抑郁癥還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治療。抑郁癥的電痙攣療法是以一定量的電流通過大腦,引起意識喪失和痙攣發作,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故又稱電休克治療,對頑固、嚴重的特殊病例使用。 面對壓力時,我們該怎么辦? ►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對壓力進行正確的認知評估,改變不合理觀念,通過有意地改變自己的認知來改變不適應狀況; ►建立和擴展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通過社會支持來緩解壓力。相信在你需要時他人會給你提供幫助,使自己時刻成為社會支持網絡中的一部分,不要讓自己孤立無助; ►建立積極和諧的人格特征,自立、自信,知足常樂; ►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多方面興趣。同時可以采用:運動、正念、冥想、瑜伽、音樂等方法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如果發現身邊有人抑郁,請不要對他說…… 一部TED演講名為《抑郁,我們各自的秘密》里面有一段經典語錄: “人不自殺的唯一原因,是不想傷害身邊的人。但對痛苦的人來說,死亡其實是一種解脫。既不想讓親者傷心,又難以承受無法訴說與解脫的痛苦,于是他們就成了困在籠中的猛獸,四面圍欄,無處可逃! 可見身邊人的關心和理解對于一個身處絕望的人來講是多么重要。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抑郁,請一定不要說: 你就是太閑了; 你要努力; 你想太多了; 你要堅強點; 你要靠自己; ...... 就像日劇《丈夫得了抑郁癥》中男主得了抑郁癥后,所有人都涌過來說,要努力啊。只有女主理解他,倔強又溫暖地說:“我們不要努力啦!” 如果真的透不過氣,索性給自己放放假,忘記所謂的成功、車子、房子,讓自己先先歇歇。 文章綜合整理自:上海熱線新聞中心、二更、中國循環雜志、華醫網、微博、三聯生活周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圖圖是道等 |